水产业链的构成
什么是产业链?
产业链是对某个产业上下游所有企业生产关系的一种形象称呼。尽管产业本身就有不同的含义,比如在整个经济层面上的第一二三产业,也有某个家庭或者个人所拥有的经济实体等。一般在谈论某个具体产业时,往往是指针对一个或者一类产品而言,是指围绕生产、制造该产品而形成的从资源开采到中间加工、再到生产制造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所形成的体系。由于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,所以形象地将其称作“链”,不同阶段的生产者,则成为链条上的“环节”。
大部分产业链都划分为三个环节,即上、中、下游。如目前较为热门的新能源车产业链,上游主要是锂矿,中游是生产锂电池的各类企业,下游是新能源整车的生产制造。而从事不同环节生产的企业,我们往往就称之为“*游企业”,比如宁德时代是新能源车链条的中游企业,比亚迪则兼具“上游”和“下游”企业。在实际中,针对一个或者一类最终产品而言,往往较为明确地划分产业链,但产业链之间是相互交叉和重合的。特别是对于复杂的技术工艺要求高的产品,产业之间交叉现象十分普遍。
对于水而言,其产业链如何构成?
水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,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,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。因此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用到水。水作为一种最终产品,按照最终用水户的性质和领域大致可分为农业灌溉用水、工业生产用水、服务业用水、生活用水(城市和农村)等。同时由于水的水势特性,水力发电也是一个重要应用领域,还有中水回用、瓶装饮用水和地下矿温泉水(可以治疗作用),以及水上运输等。
除去水电、地下水热、矿泉水、水上运输外,水产品的链条大致可以划分三个环节:上游的“集水”即原水的生产与供应,中游的“制水”即自来水厂的净化过滤,下游的管道配水。另外和其他行业一样,水产品变废之后进入“回收利用”阶段,最终是废污水处理环节。对于不同的水产品,其上游或者中游环节的工艺、技术和流程差别很大,比如上游蓄水是基础设施建设为主,需要兼顾防洪功能,对设施安全稳定要求高;中游环节往往需要自来水厂进行深度改造,只有经过严格处理后才能到达最终用户;而农业灌溉用水中,一般只需通过引水即可。
综上,水产品的产业链包括:
1、上游:围绕蓄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营,以及为其提供原料注入水泥、钢材以及建筑设备等制造。
2、中游:制水工程有关的管道、设备、相关填料和自来水厂建设和运行等。
3、下游:用水中的管道、水泵、计量仪器、器具等制造,供用水终端市场的供水运营和服务。
4、末游:废污水处理的设备、工具、材料和基础设施建设,以及运营等
来源:中国水星网